讲座 / 文房四宝 * 砚的前生今生——中国砚台艺术鉴赏
2024-06-19 12:00
砚台,是文房四宝之一,既是实用器,也是艺术品。从实用器到艺术品的“进化”,体现的是人们的爱美情怀。一块精美的砚台,可以集历史、文学、诗词、书法、绘画与雕刻艺术于一体。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别具一格的“砚台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古文人爱制砚,宋代文人是富有实践精神的。一些文人对用砚、藏砚、评砚尚嫌不足,尝试着自己动脑动手,以各种形式参与到造砚活动中去。欧阳修《砚谱》中就曾记录一则文人造砚的例子:
《文房四谱》有造瓦砚法,人罕知其妙。向时有著作佐郎刘义叟者,尝如其法造之,绝佳。砚作未多,士大夫家未甚有,而义叟物故,独余尝得其二,一以赠刘原父,一余置中书阁中,尤以为宝也。今士大夫不学书,故罕事笔墨,砚之见于时者惟此尔。
从实用器起源
清代松花石雕灵芝云纹砚。
早在新石器时期,砚台的雏形就已出现。有一种由石磨盘和石磨棒组成的“研磨器”,应该就是“砚”的前身。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制砚工艺在“研磨”的基础上,不断增加装饰性的设计,使得“研磨器”的观赏性成为附加值,进而逐渐引起文人雅士的关注。
除了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研磨器之外,1975年,在湘北云梦睡虎地的秦墓中,也出土过一方用河卵石磨成平面的砚,附有研石,还有木牍和墨。这说明,砚台在秦朝之前就已出现。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制:天子以玉为砚,亦取其不冰。”可见,在汉代,已有了玉砚。此外,汉代漆器的制作水平很高,漆砚随即出现。1965年在安徽寿县东汉墓中,出土了长方形漆砚,上髹黑漆,外加朱漆,做工精致。
汉代是制砚技艺承上启下的年代。自汉之后,制墨工艺有了很大的提高。早期的汉砚形状随形就势;中期为不太规则的圆饼形,简单明快;晚期为较规则的圆形,较为精细,有盖,三足并多为熊足。也有长方形和“龟”形砚。受制墨技术的限制,汉代还没有研发出成型的可以自磨的墨块,需用研石研磨,所以汉砚多附有研石,这是汉砚最大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时代才研发出墨块,研石退出历史舞台。
当时,除了玉砚,还有石砚和陶砚。如1953年在安徽巢县拓皋镇发现的汉代“瓢形双足陶砚”,以及1956年在安徽太和县出土的汉代圆形石砚等。陶砚,是以陶土制作成的砚台。据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及米芾《砚史》记载,这是用经过过滤的细泥烧制而成的,制作极为繁复,但“含津益墨,亦不亚于石者”。
陶砚之后,为了提高泥砚的强度,人们发明了处理泥料的一种方法,即将泥料经过粗碎,然后用水浸润,再进行除水沉淀等一系列过程。由此制成的砚称为澄泥砚。澄泥砚的制作,实际上是受到古代砖瓦制作的启发,据《文房四谱》记载:“魏铜雀台遗址,人多发现其古瓦,琢之为砚,甚工,而贮水数日不燥。”这种用古代宫台的砖瓦制作成的砚台,反映了文人雅士的好古之风。例如宋代的黄庭坚为王纯中写了墓志,王纯中的儿子就送给他一块用铜雀台瓦制成的砚台,替代“润笔”的费用。
更考究的追求
清代碧玉莲叶随行砚
从唐代起,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隋唐五代至宋代,文人对书写工具的要求比以往更考究,而且主动参与到文房用具的策划和制作中。在造型上,唐宋砚注重实用,造型古朴,端庄大方。
唐砚多为箕形,砚池与墨池相连,前深后浅,内形与外形相同,池底前端鼓起着地, 有方底和圆底两种,另一端有两足着地,亦分方足和圆足两种, 整个砚台造型别致典雅。
宋砚在形制上以“抄手” 为典型。抄手砚为长方形,砚的底部前端与两侧为足,平正着地,中间挖空,后高前低,手可插入端起,因而抄手砚也称插手砚。
唐宋石砚生产已很普遍,尤其是端、歙两砚的繁荣发展,给砚的家族增添了光彩,倍受人们的赞美和推崇。端溪石和龙尾石被发现后,一直被视为专门制砚的上等石材。选用特定石材制砚,是制砚工艺上的一大发展。
端砚有悠久的历史,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砚》中写道:“…… 好事者用未央宫、铜雀台瓦,然皆不及端,而歙次之。”中唐时的诗人李贺也写有“端硕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可见端砚在唐代已很受人们欢迎了。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市东效的羚头号峡烂柯山。因当地古称端州而得名。石质细润,色紫,其佳者按之如小儿肌肤,用以磨墨易浓而无声。它的砚坑很多,有龙岩、下岩、中岩、上岩、水岩,以及麻子坑、梅花坑、坑仔岩、宣德岩、朝天岩等。因所出砚坑不同,砚石也各有特点,各坑中以水岩所出最为上品。其中,有一种带有“石眼” 的端砚,备受人们追捧。
龙尾砚,以产于江西婺源龙尾山而得名,婺源古属歙州,故又称“歙砚”。龙尾砚的开采,亦始于唐代,在南唐时,还在产地设置砚务,为朝廷督制石砚。近代所产的“歙砚”,其砚石实际是江西玉山所产的罗纹石,与龙尾石近似而已。现如今,龙尾砚的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当地成立了龙尾砚厂,专门从事开采与雕琢。
其中,金星砚,石中有大如谷粒的金黄色斑点,久磨不退,闪闪发光,历来被认为是砚石中的上品;眉子砚,石中有一丝丝墨色纹理, 犹如人的眉毛,极为可爱,亦为名品;罗纹砚,石的纹理如丝罗一般;鱼子砚则全身布满灰黄色及黑色的细点,有如鱼子。
此外,我囯西北地区还出现了产自甘肃洮河地区的“洮河砚”。宋赵希鹄在《洞天清禄集·古砚辨》中说:“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临洮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宋黄山谷有句云:“久闻岷山鸭头绿,可磨桂溪龙纹刀。”可见此砚石在古代是极为贵重的。
向艺术品转变
清代八仙过海图随形端砚。
砚,到了明清时期又有了新的发展。此时,砚台的“足”逐渐退化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平底砚的广泛使用。砚的造型以“风”“凤” 字形为主体。因此,后人也把它称之为风字、凤字砚。从砚材的种类来看,端、歙两砚仍为主流,澄泥、陶、瓷、木、漆、铜、铁、玛瑙、翡翠、水晶都是可以用作制砚的材料。砚的造型丰富多样,制作工艺日臻完善。
此时的砚台制作,开始从实用性向实用与观赏并重转变,注重砚台的造型和装饰效果。出现了形式多样的砚台,如葫芦砚、瓜砚、鹦鹉砚、月样砚、圭样砚、八角辟雍砚、双凤朝阳砚、五蝠砚、鲤跃龙门砚等等。装饰题材也广泛丰富,山川树木、日月风云、鸟兽鱼虫、花卉人物等都有使用。在雕刻手法上,有圆雕、深雕、浮雕和高浮雕、浅雕和线刻等。与此同时,涌现出了一批如顾二娘、汝奇、王岫君等刻砚名家和黄任、纪晓岚、高凤翰(南阜)等砚台收藏家。
明清的一些砚台,不但体现出刻砚家技术的高超,而且展示了刻砚家艺术修养的深厚和知识面的广博。如明代顾从义的石鼓砚,四周和砚的池头、砚背都摹刻上了《而师》《马荐》等秦代十只石鼓的全文,书法功力深厚,刻工极为精细,是研究石鼓文的极好资料。又如清代吴式芬的毛公鼎砚,正面刻上西周的毛公鼎,鼎的腹部凹下作砚池,鼎口为水池,砚背刻上毛公鼎全文,刻工精细,不失原作笔意,也是学习研究钟鼎文的珍贵资料。
再如清代刻砚家王岫君的一方山水砚,正反两面依砚石的天然形态刻为山水。从拓片上看,黑白分明、构图奇巧、层次丰富,酷似两幅水墨山水画。砚台上的“ 留白”,给文人们留下了寄托情感、表现才情的空间。于是,砚铭出现了。砚铭,是刻在砚底、砚头、砚盖或砚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分的一种可长可短、亦诗亦文、不拘一格的自由文体。到了明清时期,砚铭这种可以记事、言志、抒情、议论的形式,受到了文人墨客们的普遍欢迎,因而更为盛行了。
砚台,我国传统文房四宝之一,
起始于新石器时代之研磨器,
成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
由原始到成熟,由简略到繁复由粗糙到精致
经历了若干历史性变革与关键性阶段。
纵观砚台演变发展之过程,可谓“传千古而不朽,
历劫难而如常,传万古而永存”。
它是记载中华文明的工具,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
见证了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之历史发展进程,
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手工艺术品、
国之瑰宝,具有历史考古、学术研究、
实用鉴赏、艺术收藏等价值。
纵观砚台演变的发展历史,
就是一部完整的中华文明与文化的发展史。
分享嘉宾
石德(书画、篆刻艺术家)
中国岩彩画大家凤胤斐先生的亲传弟子
深圳金石瀚墨书画实业有限公司
联合创史人创意总监
深圳市粤窑陶瓷艺术研究所 副所
汇林艺苑(深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创意总监
石德生于书画之乡受地方文化熏陶,
从小就与书画、篆刻结下不解之缘,
16岁开始系统化地学习书画、篆刻技艺。
被大家戏称为"砚痴"的石德
一摸到砚石,更加挪不开眼睛,
放不下刻刀,说不完的故事,
对砚石制作和砚文化传承创新,
任何时候都拥有无限热情的“砚痴”。
石德认为
对于传统艺术,不能盲目创新,而是在传承基础上再创新。砚台设计讲究“因石构图,因材施艺”,龙、凤、花卉等传统样式,可以用新的线条来呈现传统样式,赋予新的含义,汇集文学、历史、绘画、书法于一体进行构思。
多年创作的经历,使得他对作品的立意和架构有着更宏大的格局。做一件好的作品,必须有自己独立思想和风格。简单的工艺堆砌,作品匠气十足,却没有匠心,这不是石德想要的。他希望像古代文人那样,可依据石头天然造型,结合自身对文化的理解,赋予作品思想。这样的作品是天工与人工的结合,别人无法模仿,也是石德对匠心的极致追求。
讲座信息
讲座主题:《中国砚台的艺术鉴赏》
讲座时间:6月29日 下午15:00—16:30
讲座地点: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永平文创园
负一层幸福时光文创空间古籍书馆
分享嘉宾:石 德
参与人数:30人
报名请扫码预约
一方砚,见品性、见文化、见情趣,
做一个有艺术涵养的赏砚人,
集天地艺术文化之气于一体,
方可赏得完美 。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吉华古树里福中广场
微信公众号